長江商報消息 開藥看急診、感冒看急診、下班去看急診……
  本報訊(記者 胡夢)“早知道要排這麼久,我們就不看急診了。”前晚7時,帶著孩子看急診的吳女士說,白天上班,本以為晚上急診人少,硬是等下了班才到醫院,沒想到人還是很多。節後各醫院急診又現高峰,昨日,不少醫生呼籲,非緊急病情不要占用急診資源,否則急診變“擠診”,需要急救的病人反而得不到有效救治。
  案例:六旬爹爹看急診只為開降壓藥
  昨日,63歲的陳爹爹來到一家三甲醫院內科門診,看到排隊的人比較多,他轉身前往急診科找內科醫生診治。本以為陳爹爹是急病,醫生“嚴陣以待”,沒想到陳爹爹表示,只希望醫生給他開幾瓶降壓藥而已,這讓醫生哭笑不得。
  近日,一條急診科醫生的微博被轉發多次:“這些天醫院急診人滿為患,在此我提議,感冒發熱未到38.5℃,不要到急診湊熱鬧;醉酒愛鬧事的,不要到急診撒潑;白天可診的病,不要到急診。急診是救命的,請別占用別人的生命線……”得到不少醫護人員的贊同。
  記者近日走訪3家“三甲醫院”急診科瞭解到,急診科里確實有不少患者其實並不急。許多都是因為白天沒空,才選擇晚上來看急診。
  問題:缺乏篩選性分診,醫生難協調
  “急診科人手有限,即便全部醫生不休息輪班也不夠用。”一家三甲醫院急診科負責人表示,急診科不可以拒絕患者,掛號等程序、費用與普通門診差別不大,看急診時仍然要排隊,講先來後到。
 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,不少醫院急診科和普通科室看病的順序一樣,很少有醫院進行系統、篩選性的分診,除非遇到十分緊急的情況,否則患者都期望快點看到病,醫生也難協調。
  另外,據3家“三甲醫院”急診科估算,約四成的患者去急診科都不是真正需要急救。
  衛生部門對急診病人分為四級,第三和第四級都是沒有生命危險的,但並沒有註明這些患者不能看急診。“但如果真的需要搶救時,醫生脫不開身,後果難以想象,急診資源被占,每個人都有潛在風險。”一名急診科醫生直言。
  應對:患者到基層看小病,增加補貼
  昨日,來到漢口一家大醫院的王小姐表示,本來想順路看病,但看到急診內科人滿為患,可能排隊半個小時以上,就很快到窗口退了號,準備回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看病。
  今年春節期間及節後,因感冒發燒去看急診的患者不少,其中以兒童居多。家長張女士表示,孩子一病基本都是往急診送,急診不分時間,相對方便,但卻是越來越擁擠。
  專家呼籲患者多在基層醫療機構看小病,除了免掛號費,還能增加補貼,並提高基層醫護人員的診療水平,特別是一些需要檢驗的項目需同步,讓患者能夠自主往基層分流,不去大醫院“擠診”。
  同濟兒童醫院,帶著孩子看急診的家長不少。本報記者 傅堅 攝  (原標題:三甲醫院急診變“擠診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a40laqvm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